1. <track id="w1mqf"></track>
        1. <bdo id="w1mqf"><optgroup id="w1mqf"><thead id="w1mqf"></thead></optgroup></bdo>
        2. <bdo id="w1mqf"></bdo>
          1. <bdo id="w1mqf"></bdo>

            拿結果,是檢驗管理者的唯一標準

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3-17 20:58:56

            我做管理差不多有20年,遇到過很多不同類型的管理者。

            但,有一類管理者,讓我覺得很可惜。

            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問題:

            “Cherry,為什么我做了這么多,員工不領情,老板不買賬?”

            那,到底是什么原因,導致無人認可他的付出?

            因為他做再多也只是感動了自己,并沒有產生價值。而做管理,更重要的,是拿到結果。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01

            為什么“自我感動式”的管理不可???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在組織大課現場,有個老板跟我咨詢了一個問題。

            這個公司的某個TopSales突然要離職,這個老板就想不明白為什么。

            因為這個TopSales來公司2年,連續2年都是業績第一名,很認可公司價值觀,直屬上級也是個資深的銷售老大。

            如果讓這么優秀的員工離開,勢必是團隊的一大損失。

            所以,這個老板就分別找員工和銷售老大了解情況。

            原來,TopSales認為銷售老大不公平,把資源都傾斜給老員工了,他覺得自己不被領導信任,再努力也沒用,就想離開。

            銷售老大很費解、很委屈,自己輔導這個員工很久。陪著他出差、見客戶、幫忙關單,怎么會得到這樣的評價?

            而且,銷售老大自認為好資源都是先給這個TopSales。

            那種很難辦的事,自己都是找老員工做,不好意思麻煩他。

            事情說到這里,你看出來問題在哪里了嗎?

            銷售老大說不好意思麻煩他,在TopSales眼里,就是區別對待。因為有些事情,領導只會讓老員工做。

            當他發現自己業績再好,有些事,領導始終不帶著自己一起做,就覺得委屈。

            銷售老大忘記了做管理最基本的一句話:識人心、懂人性。

            忽略了這句話,就算你做得再多,別人也感受不到,再累也是感動了自己,拿不到結果,因為你給的不是他需要的。

            就像一個人參加跑步比賽,不看路線圖,也不看路標,就一個勁兒往前沖,結果跑錯了跑道,就算第一個到了終點,成績也無效。

            你的辛苦是真的,拿不到結果也是真的。最后,只是感動了自己,別人卻不買賬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02

            拿結果,是檢驗管理者的唯一標準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那么,管理者如何才能拿到結果?

            要做好三件事:第一,具備管理者素養;第二,掌握管理者基本功;第三,有個人領導力。

            1. 一個優秀管理者的自我修養

            想做好管理,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管理。

            管理的本質,是激發和釋放員工的善意,通過團隊拿結果,通過結果培養人。

            在這點的基礎之上,一個優秀的管理者,往往都做到了以下幾點:

            ①識人心、懂人性

            人性既有弱點又有閃光點,我們要用辨證的方式看待人性和管理的關系。

            做管理,實際是和人性博弈。誰都不會重視一件跟自己無關的事情。

            而所謂的洞悉人性,就是把團隊的目標變成員工的個人目標,這樣,他在為個人目標努力時,也相當于為團隊努力。

            ② 管理是逆人性的,做管理要順應人心

            人天生不喜歡被管理,但在組織內又必須通過管理的手段,激發出團隊的力量、規避風險。如何解決這個矛盾?

            其實很簡單,就是搞清楚員工到底想通過工作得到什么,然后幫助員工實現他的目標。

            ③通過團隊拿結果,通過結果培養人

            作為管理者,個人的成功不算成功,只有你的團隊成功了才是真的成功。

            要做一名優秀的管理者,你心中必須要有大愛,要愿意培養和成就員工,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,積極主動為團隊發展提供機會和輔導。

            管理者需要有胸懷和格局,在團隊需要的時候,能站出來頂上去,在有榮譽的時候,愿意退后一步,站在員工身后。

            ④ 心要仁慈刀要快

            所謂心要仁慈,就是當你的管理有境界之后,內心像菩薩一樣心懷大愛、至純至善。不再糾結和迷茫,對自己要做的事情無比堅定。

            所謂刀要快就是你有魄力,敢做決策。具體一點,就是敢開人。開過人的管理者,才算是成熟的管理者。

            痛苦又漫長的裁人過程,對員工傷害更大。與其不忍心開掉他,不如想想什么才是真正對他負責。所以,想清楚了就速戰速決,不拖泥帶水。

            ⑤選拔比培養更重要

            選不對人,培養是沒有用的,只會浪費你的時間精力。以前我覺得沒有培養不出來的員工,只有不會培養人的老板。

            等我創業以后,才發現事無絕對,有的員工特別難帶、油鹽不進,你培養他就是白費力氣。招不到對的人,就培養不出對的人。

            只有你選對人了,做起事情來才能事半功倍,提升成功概率。

            2. 管理者必備的基本功:定、追、拿

            所謂定、追、拿,就是定目標、追過程、拿結果。

            ①定目標

            如果是成熟的業務,你可以根據以往的數據來定KPI,目標可以高一些,跳一跳才能夠得著。

            如果是創新目標,就要跟團隊共創,討論出一個讓所有人都興奮的目標,這個目標可以是OKR,因為它基于假設的一個目標。

            無論是哪一類,目標定出來以后,更重要的是將目標Sell給團隊。讓員工知道,為什么要來完成這個目標?對他來說有什么好處?

            ②追過程、拿結果

            員工只會做你檢查的事情。沒有過程,目標落不了地,到頭來只是空想。具體怎么追過程?

            第一,抓住關鍵業務指標

            你想要的越多,得到的越少。

            在追過程時,你要抓住關鍵業務指標,明確哪些是必須要考核的。抓得太細,會讓下面的人疲于奔命,不利于執行。

            第二,一竿子插到底,抓深抓透

            要讓追過程真正發揮作用,管理者需要抓深抓透。

            像剝洋蔥一樣的溝通,追溯過程、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,通過這樣的場景,找到真正的問題,及時輔導和賦能。

            第三,良好的工作習慣

            比如要利用好TDL、周報、月報。一定用心寫,不要搞成形式主義。

            尤其是寫TDL,更是一個倒逼自己深入思考的過程。千萬別敷衍,因為敷衍工作,實際上是在敷衍自己。

            第四,獎罰分明

            在追過程時,發現員工做得好的地方時,要及時獎勵他;發現員工做得不好時,要有相應的懲罰。

            獎勵是為了激發員工的激情和動力,讓他做得更好;懲罰是為了督促員工進步,讓他把事情放在心上。

            如果做好做壞,你都沒有及時反饋,沒有激勵沒有懲罰,員工就會失去動力,集體躺平。

            第五,苛求過程、釋懷結果

            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,如果你經歷了卻沒有總結提煉,經驗依舊是零。

            不知道哪里做得好,哪里做得差,對未來沒有任何價值。

            沒有經驗的管理者,眼里只有結果;有經驗的管理者,眼睛既有過程又有結果,當你苛求過程時,結果會水到渠成。

            如果你把追過程做到位了,哪怕發生了意外,也不必糾結,要學會接受和釋懷。

            3. 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影響他人

            所謂的影響他人,實際取決于管理者的領導力。

            你只能領導喜歡你的人,沒辦法讓不喜歡你的人,跟你力出一孔。

            驅動他人心甘情愿地為自己做事,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但,領導力可以通過練習不斷提升。

            最基礎的領導力,是視人為人。就是在你眼里,別人和你是一樣的。你能做到換位思考,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,而不是用職權壓人。

            最高的領導力,是以身作則。當你和團隊清晰表達企業價值觀和文化時,還要知行合一。員工不會聽你說了什么,更重要的是看你做了什么。

            最后,我想說:當你選擇做管理時,一定是想幫助別人,實現自己的價值。

            但,做管理從入了門到有境界,是一個很長的過程。難免會有迷失、看不清前路的階段。這時候,不妨問問自己:你做管理的初心是什么?你有沒有跑錯跑道?抓錯重點?拿結果,是衡量管理者的唯一標準。如果你拿不到結果,再努力也只是感動了自己。

           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管理,當你真正做到重復一萬次,并且每次都有進步時,就做到了精進。而每日精進,就是一個管理者從青澀到成熟,從優秀到卓越的密碼。
            公眾號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