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track id="w1mqf"></track>
        1. <bdo id="w1mqf"><optgroup id="w1mqf"><thead id="w1mqf"></thead></optgroup></bdo>
        2. <bdo id="w1mqf"></bdo>
          1. <bdo id="w1mqf"></bdo>

            真正成熟的管理者,都是掌控節奏的高手

  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3-13 14:27:25

            任何事情,都有自己的節奏。管理有管理的節奏。

            什么是節奏?節奏就是“正確地做事”,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,不做什么。

            一個成熟的管理者,往往是掌控節奏的高手。

            掌控什么節奏?

            決策、執行、檢查。

            我一個個講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01

            決策的節奏:事的決策快一些,人的決策慢一些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決策為什么重要?

            因為,沒有決策就沒有方向,沒有方向,大家就不知道下個階段要干什么,該如何去干。

            決策,只有管理者能做。所以,作為管理者,你最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制定有效的決策。

            但是,做決策是有風險的,考驗的是你的決斷力。每個管理者都想找準方向,踩到下一個風口,做出正確的決策。

            但正如德魯克說,“正確答案”從來不是決策的核心。因為,通常情況下無論如何都無法找到正確答案。

            決策的核心是對問題的認可,是調動組織的想象力、精力、資源以采取有效的行動。

            所以,你要敢于做決策,再糟糕的決策也比沒有決策好。

            那,什么叫決策的節奏呢?

            就是你有些決策要快一些,有些決策要慢一點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事的決策,你要快一點。

            作為管理者,你一定要保持敏銳,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,業務的發展,及時作出決策,明確階段性目標,知道要做什么,不做什么。

            比如,疫情時期,你制定了比較保守的增長策略,很多線下的業務無法開展?,F在疫情結束了,你就不能延續之前的打法,你必須馬上行動起來,做出決策,明確接下來的目標是什么,打法是什么。

            如果你優柔寡斷,總是等待所有的數據被收集起來再做決定,并且不斷推翻之前的決定,那么你很可能會錯過時機,員工也會非常煎熬。

            別怕錯,先去做。即便決策做錯了,你也可以調整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人的決策,你要慢一些。

            人用錯了,滿盤皆輸。你要花時間去考察一個人,選擇合適的人。

            通用公司的傳奇CEO斯隆先生在人事決策上,就十分謹慎。

            他通常是先對這個人做一個初步判斷,而初步判斷往往也得花費好幾個小時。

            然后,他將問題擱置一旁,過段時間再拿出來重新考慮,而且不會受第一次判斷的影響。

            只有當同一個提名連續出現2~3次的時候,他才愿意繼續向前推進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人的決策上,你要基于事實,而不是直覺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02

            執行的節奏:按時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再好的決策,不去執行,就等于沒有決策。

            在目標落地的過程中,管理者要有執行的節奏。

            什么是執行的節奏?就是你實現階段性目標的過程,你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,要達成什么樣的效果。

            執行的節奏,有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: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1、縱向維度,目標層層拆解

            為什么很多時候,你選擇了放棄?就在于沒有合理的節奏,要么目標太大,要么目標拆分不清晰,胡子眉毛一把抓。

            所以,當你面對著一個長期的目標時,你先要對目標進行層層拆解,拆分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。

            通過一個又一個階段性小目標,倒逼自己的行動,積累自己的資源,提升自己的信心。

            做目標拆解,你要有全局思維,從局部看到整體。

            什么意思?你要一拆到底,從集團到子公司,到部門,到團隊,到個人,把公司目標拆到個人目標,才能驅動員工,才有執行力。

            同時,你要注意協同,找到其他部門幫助你實現本部門目標。沒有哪個管理者敢說,實現部門目標不需要其他部門配合的。

            通過層層的目標拆解,讓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,也有實現的可能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2、橫向維度,做好每月、每周、每日的計劃。

            時間,對于管理者而言,是最稀缺的資源。

            你一定要知道,你每個季度,每個月,每周,每天要做什么?在關鍵時間節點,你的關鍵動作是什么,要達成怎樣的效果?

            你只有掌控好節奏,做好每天、每周、每月的事情,才能實現你的目標。

            每天,你要安排好自己工作,要事當先,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超過3件;

            每周,你要給團隊開周會,復盤這一周的目標達成情況,發現問題,解決問題;

            每月,你要開啟動會、業務復盤會,找到下個階段的方法和策略,帶領團隊打勝仗。

            月初的啟動會,定目標的節奏一定要快,如果到3號你還沒定完,實際上就有些晚了。

            還有,什么時間做人才盤點?什么時間做招聘和人才培訓?這些你都需要知道。

            當你把控好節奏,把這些管理的動作嵌入日常的工作中。這樣,你才能不用每天疲于奔命,成為一個收放自如的管理者。

            執行的節奏,要以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為核心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03

            檢查的節奏:追蹤過程,幫助下屬拿到結果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你目標定得再好,不去檢查,不追蹤過程,就很難拿到想要的結果。

            檢查和信任是兩回事。我之前講過一句話:疑人要用,用人要疑。

            疑人要用,有缺點的人,犯過錯誤的人,你不要一棒子打死了,只要他有可用之處,就要去用他,而不要輕易放棄,否則你會無人可用。

            用人要疑,只要是用人,就必須有約束和監督機制,有要求,有檢查,有考核。因為,人性都是有弱點的,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犯錯誤,少犯錯誤,避免給組織與個人帶來風險。

            因此,你要去檢查,追蹤過程。但是,你也要掌握好檢查的節奏。過程如果追得太緊,或者太松,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。

            比如,你檢查太多,過程追得太緊,無論大小事,都檢查到最細節,一發現問題就批評和打斷。這么做看似非常負責任,實際上抓不住重點,沒有重心,而且會干擾到員工,讓員工束手束腳,反而不利于下屬目標的達成。

            再比如,你過程追得不到位,總是到了某一個時間節點才去關注員工,那樣結果出了問題,也來不及調整。

            那,怎么辦呢?記住兩件事:

            第一個,抓關鍵。你想要的越多,得到的反而越少。所以,你要抓住關鍵業務指標,明確哪些是必須要考核的,哪些是次要的。

            第二個,抓深抓透。隔靴搔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,你一定需要抓深抓透。用剝洋蔥式的討論、溝通,追溯過程、發現問題,進而幫助下屬解決問題。

            檢查的節奏,要以幫助下屬拿到績效為目的。

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最后,總結一下:真正成熟的管理者,都是掌控節奏的高手。掌控決策的節奏,讓事的決策快一些,人的決策慢一些;掌控執行的節奏,確保按時完成階段性的目標;掌控檢查的節奏,追蹤過程,幫助下屬拿到結果。

            公眾號二維碼